當我們在一面倒的歡迎ecfa的時候,讓我們聽聽不同的聲音,人家把最爛的東西讓給我們,我們用最犧牲奉獻的精神完全接受,民進黨整天跟國民黨吵早收清單,我都常覺得民進黨也是玩假的,這整個過程可以有一首主題曲,就是「南得台灣歌~蔡振南說唱音樂會」必唱曲目:「金包銀」!我們用犧牲奉獻的精神換取禍延子孫的代價,沮喪啊沮喪!各位我們一起來做些什麼吧!
商業周刊最新一期的內容之一:
ECFA/中國不要的高污染「讓利」給台灣
兩岸第一回合的ECFA談判結束了,表面上,中國讓利給台灣,實際上,中國才是真正的贏家。
因為,台灣要面子,重視數字與金額大小,雖然帳面漂亮,卻幾乎無助於產業前景;反觀中國,要的是裡子,重視策略與目標,對於自身未來要發展的重點產業,一個也沒讓,不但保護住產業利益,還從台灣拿到好處。
中國第一個賺到的是二氧化碳減量。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之前,中國做出了一個二氧化碳減排的承諾,到二○二○年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(GDP)減排到二○○五年標準的四五%,相當於減少近七十億噸二氧化碳。然而,中國的經濟還在高速發展,汽車、家電消費不斷成長,石化與鋼鐵需求仍強勁,該怎麼減?剛好,台灣需要一個金額漂亮的早收清單,就順水推舟,讓台灣來供應石化原料,以減少中國本身的碳排放量。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說,中國每年有三成以上石化原料仰賴國外供應,台灣正好可填補這個缺口。
於是,大陸想要的如航空煤油、丙烯、氯乙烯,關稅只有一%,簽了ECFA後降為零,擺明了多多益善。但如果把丙烯製造成為聚丙烯(PP),平均關稅就變六倍,達到六%;如果把氯乙烯製造成為PVC,台灣輸往大陸還被告傾銷,要加課一○%到二五%的傾銷稅。
從一%到二五%,其實只差一道簡單的工序,但中國的態度昭然若揭:供應原料給我,可以降低我的二氧化碳排放,歡迎;若台灣想製成PP或PVC等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,那是跟我本地的業者競爭,想要列入早收清單或取消傾銷稅,沒門!
對台灣而言,更不值得的是,石化原料附加價值低,台灣賣給中國,所賺不多,但中國拿到後,多幾道工序,做成高附加價值的塑化產品,就能夠創造更多產值與就業機會,而製造原料所產生的污染,卻留給台灣人承受。鋼鐵也是同樣的道理,中國給台灣零關稅,因為向台灣買,可以減少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。中國作戰目標明確,用關稅調節供給,扶植本土產業發展,非常清楚中國的利益是什麼。
此外,中國也積極拉攏台灣面板廠與LED廠。杜紫軍說,一開始台灣就想談面板列入早收清單,然而大陸就是不談,甚至讓日韓在大陸設廠,讓台灣的對手在中國更具內銷競爭力,等於在威逼台灣面板業。同樣的,其他台灣需要的新興策略產業,中國也盡可能閃躲。因此杜紫軍強調,中國一直說自己讓利,實情是一個也沒讓。
早收清單出爐之後,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對外說,大陸願意簽出「不平衡的經濟協議」,只因「兩岸是一家人」。其實,中國從早收清單中早已得利,但臨門再喊說是不平衡的經濟協議,讓台灣民眾以為佔了便宜,這就是裡子與面子都要的中國聰明談判。(內容未完)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anoand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